z6尊龙官方网站
全国免费预订热线

020-97836876

站内公告:
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产品分类四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 > 产品分类四

俄上门请求深度兼容北斗拿到中方回复后俄已做好最后的打算

2025-11-14 17:00:09

 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1月初结束访华行程,这次来中国有个重要任务就是谈卫星导航的事。

  11月3日到4日两天时间里,中俄双方签了份新的合作路线年的导航系统合作。

  这次合作对俄罗斯来说挺重要的,因为他们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这些年遇到了不少问题。

  全球现在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,美国的GPS是1978年开始发射卫星的,俄罗斯格洛纳斯是1982年,中国北斗是2000年,欧洲伽利略最晚是2011年。

  格洛纳斯其实是苏联时期1976年就开始搞的项目,跟美国GPS差不多同期。

  那时候苏联已经解体,俄罗斯刚接手这摊子,财政压力特别大,维护24颗卫星的费用很高,军队连买信号接收终端的钱都不够。

  1994年到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时候,俄罗斯军队没办法,只能从国外买民用的GPS接收机来用。

  这事听起来挺讽刺的,自己有导航系统却用不上,到后来24颗卫星里,有17颗基本就不工作了,整个系统差不多废了。

  2002年普京宣布要用10年时间重建格洛纳斯,但这次重建俄罗斯走了弯路。

  他们想搞一个全天候、全方位、高精度的系统,野心很大,但实力跟不上。技术路线上,俄罗斯选了频分多址的方式,跟中美欧都不一样。

  中美欧的卫星导航都用码分多址,说白了就是所有卫星用相同的频率,靠不同的随机码来区分,这种方式技术难度低,成本也低。

  俄罗斯偏要用频分多址,每颗卫星用不同的频率,这样抗干扰能力是强了,但技术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都大幅增加,对本来就缺钱的俄罗斯来说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
  2011年俄罗斯咬着牙把格洛纳斯重建起来了,但问题是,他们把资源都优先给了军方,基本没考虑商业化和民用市场。

  结果花了大价钱搞出来的系统,在接下来十年里基本成了摆设。卫星寿命到期后没钱换新的,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,情况变得更紧迫,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考虑格洛纳斯的未来。

  这时候俄罗斯的思路开始转变,一方面,他们着手建设新一代格洛纳斯K2系统,这个系统更适合民用推广,另一方面,他们不再坚持完全自己搞,开始主动找中国合作。

  2023年8月格洛纳斯新一代的首颗卫星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基地升空,标志着K2系统正式开建。

  一个月后这颗卫星开始发射名为CDMA的新信号,这种信号方式跟北斗、GPS类似,更适合民用设备接收。

  俄罗斯这次总算想明白了,导航系统要长期运转,必须有商业和民用市场支撑,光靠军方是撑不住的。

  而俄罗斯开始频繁找中国谈合作,2021年12月,中俄签了第一份《2021到2025年卫星导航合作路线图》,主要内容有两点。

  第一是推进格洛纳斯跟北斗的互补和兼容,第二是双方互相在对方国家建地面卫星监测站,数量对等。

  地面站的作用很关键,北斗的卫星覆盖中低纬度地区精度高,但在俄罗斯那样的高纬度地区精度会下降。

  格洛纳斯正好相反,它在高纬度地区表现好,在低纬度地区精度不够,双方互相建监测站,就能弥补各自的短板。

  2022年10月,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跟中方正式签约,中方开放了长春、乌鲁木齐和上海三个城市作为格洛纳斯的测量站。

  俄罗斯对等开放了奥布宁斯克、伊尔库茨克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三个地点,给北斗使用。

  2024年8月,双方决定进一步深化合作,提出要实现更高程度的兼容互操作。

  到了2025年11月,米舒斯京总理专程来中国,亲自推动签署2026到2030年的新路线图,可见俄罗斯对这事有多重视。

  那中俄导航系统的兼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从已经签署的《北斗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合作协议》来看,双方已经在民用信号射频上实现了兼容。

  具体说就是,中俄境内的手机、车载导航这些设备,能同时接收北斗和格洛纳斯的信号,而且两个系统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。

  2019年中俄就联合发布过一款多模多频全球信号射频芯片,这个芯片能同时处理北斗的B1C信号和格洛纳斯的L1信号。

  这种芯片装在手机或导航仪里,用户就能同时用上两个系统,定位精度和可靠性都提高了。

  除了信号兼容,中俄还在搞系统时间同步,导航卫星的定位原理是靠测量信号传播时间,所以时间精度要求极高。

  双方通过在对方国家建的监测站,建立了时间交换机制,目标是把北斗时和格洛纳斯时的同步误差控制在10纳秒以内。

  10纳秒是什么概念?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只能走3米,这个精度已经相当高了。

  对俄罗斯来说,跟中国合作有实实在在的好处,首先,北斗可以作为格洛纳斯的备份系统。万一格洛纳斯出问题,俄罗斯的军用和民用设备还能用北斗顶上。

  其次俄罗斯能学习北斗的建设经验。北斗这些年发展很快,技术路线也更成熟,俄罗斯可以少走弯路。

  对中国来说,跟俄罗斯合作也有战略意义,GPS长期占据主导地位,北斗要打破这种局面,需要跟其他导航系统建立合作关系。

  跟俄罗斯合作,一方面扩大了北斗的国际影响力,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双方能互相支持,增强各自系统的可靠性。

  从技术角度看,中俄导航合作还在持续深化。除了已经实现的信号兼容和时间同步,未来可能还会在数据共享、联合监测预警等方面展开合作。

  这些合作不只是技术层面的,背后也有深层次的战略考量,中俄卫星导航合作这些年一步步深入,对双方都有好处。

  俄罗斯能借助北斗的技术优势改进自己的系统,中国也能通过合作扩大北斗的应用范围。

  未来五年的新路线图已经签了,接下来就看双方怎么把这些合作内容落到实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Copyright © 2024-2026  z6尊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

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22786996

电话:020-97836876 地址:‌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沙河街96号尊龙D88旗舰厅大厦33号